Hi 你好,欢迎访问!登录
当前位置:首页 - 论文技巧 - 正文 掌握技巧,论文不难!

研究生们,毕业论文写不出?只因你的文献阅读方法不正确

2019-12-12论文技巧论文模板屋1817°c
A+ A-

不能拿日常生活的阅读来替代专业阅读!

最近,博士硕士开题,博士硕士答辩此起彼伏,导师们的生活也被各种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围绕着。在修改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过程中,我们会发现学生们有很多概念是模糊的,很多术语是偷换替代的,还有很多思路是不清晰的。但是翻到最后看看参考文献还是蛮详实的,于是我就捡了一篇自己特别熟悉的文献跟学生攀谈起来。

我问:这篇文章研究什么问题?解决了什么问题?什么思路?具体观点都有什么?这篇文章参考的别的文献都有什么?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优点在哪?缺点在哪?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?

学生:…… ……

结论是学生要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,要么就是说自己忘了,读的时间太久了没什么印象了。于是我又问了一个问题,你能不能谈一谈什么是阅读?你是怎样阅读的?学生回复给我说,就是看文献,偶尔做笔记,我问他怎么做笔记,他也没有成型的笔记拿出来给我看。

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,很多学生是用看小说,看闲书的方式来看专业文献的,用陶渊明的话说——不求甚解。这种阅读是一种广义意义上的阅读,是一种生活式的阅读,这种阅读只强调对内容的知晓,不强调提取和输出。而专业文献的阅读需要细致的,求甚解的,甚至是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。所以不能浮皮潦草地看,翻开文献马冬梅,合上文献马X梅,甚至合上文献什么都没有,这种阅读方式不适合写论文。

余秋雨先生曾经给阅读下了一段定义,我觉得挺好的,拿过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。他说,阅读是指读完一段文字能够以逻辑的形式呈现出来,这才是真正的阅读。反观我们现在的很多所谓阅读,其实就是寻求个心理安慰,大致看一下,到关键的时候根本提取不出来,也不明白作者写作的主旨和要义。这种坐在图书馆里一看看半天,收效甚微的阅读和学习方式,除了能够欺骗自己没有浪费时间,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效果。

那么说了半天,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阅读?我尝试领着我的学生做了一篇英文文献的阅读,我们逐字逐句阅读完之后,分析每句话,每段文字甚至是整篇文章的要义,并把这篇文章做成一个思维导图。这篇文章是LOUISE ELLEN TEITZ发表在《杜克比较法与国际法杂志》上的《另一项海牙判决公约?不顾过去,为未来做准备》(Another Hague Judgments Convention Bucking the Past to Provide for the Future)。阅读之后,思维导图是这个样子的:

在这种思维导图中,你可以清晰地看出作者要研究的问题、思路、以及具体展开的细节和主要观点,并且在最小的一个逻辑层次上(一定要做到最小最小,不能再提取信息的那种层次)还要标明文献的页码,如果涉及文中所引的注释和参考文献,也要一并做上去,这样做的好处很多,容我细细跟大家说明。先放一张细节图,让大家看看页码和段落的标记怎么制作。

 

这样做的好处有:

1、这样一份导图需要你深度阅读,并且深度抽象概括和提取文献的信息。浮皮潦草一带而过地翻看,是做不出来这样一个细致的导图的。

2、这样一份导图,当你在翻看的时候能够快速地回忆起文章的主要内容,文章的主要思路和作者的主要论据。

3、这样一份导图能够特别方便你提取你所需要的信息。大家都知道文科研究靠文献,我们日后写的论文很大程度上素材都来源于各种文献,如果你的文章阅读能够达到这种程度,你在之后援引文章观点,分析总结文章内容,分析现有研究动态的时候能够很容易提取信息,并且别忘了还可以随手把注释做上,因为你在阅读做导图的时候已经把段落,页码和作者的信息都写上了。

4、这是一篇文章的导图,当你做了几十篇或者上百篇导图的时候,你就可以对着这些导图梳理你的文献综述了,那时候再教你怎么把几十篇文章整理成一个大矩阵图,然后你就可以轻松地做出文献综述了。

5、其实引导学生做这样一份思维导图,不仅能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阅读,在做阅读的时候学生还体验到了抽象、概括、语言表达、文字使用准确度以及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,而这些都是学术研究需要的重要能力。

说了这么多,就是希望同学们明白这样一个事实,写论文需要的文献阅读是非常扎实的,是需要深耕细作的,不能像看小说那样云淡风轻,一笔带过,那样到用的时候你会提取不出来的。学习有方法,阅读有技巧,希望能帮到同学们。这只是我训练学生的一种方法,可能还会有其他更好的方法,仅供大家参考!


  选择分享方式

发表评论

选填

必填

必填

选填

请拖动滑块解锁
>>


  用户登录